託兒子的福,他去學游泳,我趁機去泡水
三星這個游泳池應該是5、6年前就建成了,
經常到附近玩,卻不曾進去過
只知道這個在山中的泳池景色優美
卻不曾窺視全貌
昨天帶兒子進去上游泳課,一眼便被它深深吸引
十幾年沒進泳池泡水的我,也特地去買了泳衣,準備好好讓自己放鬆一下.
今早礙於水冷,遲遲沒有勇氣下水的我,拿著相機東拍西拍時
管理員過來跟我聊天,
山光水色美景自不在話下,他說這兒最自豪的就是水質.
託兒子的福,他去學游泳,我趁機去泡水
三星這個游泳池應該是5、6年前就建成了,
經常到附近玩,卻不曾進去過
只知道這個在山中的泳池景色優美
卻不曾窺視全貌
昨天帶兒子進去上游泳課,一眼便被它深深吸引
十幾年沒進泳池泡水的我,也特地去買了泳衣,準備好好讓自己放鬆一下.
今早礙於水冷,遲遲沒有勇氣下水的我,拿著相機東拍西拍時
管理員過來跟我聊天,
山光水色美景自不在話下,他說這兒最自豪的就是水質.
每年初冬,休耕的田,就是我跟小孩的遊樂場。
田裡開滿了紫花和白花的霍香薊,看似不起眼的野花草
卻另有一番天地,等待著我跟小孩好好去探索發現驚奇
一田一世界,一花一世界,一蟲一世界
當了媽之後,我的心也變得很”童稚”,很多東西跟著小孩重新學習
原來大人並沒有比小孩聰明很多,視野也沒有比小孩寬廣很多
好奇心、觀察能力甚至遜於小孩很多
曾有客人問我::地名叫”天送埤”,應該有個埤,埤在哪裡?
老實說我也不知道埤在哪裡。
後來查了資料, 才知日治時期三星鄉興建有天送埤和員山水力發電廠,這2座水力發電廠當時主要是為了提供二結糖廠的用電需求。而原本存在的”天送埤”,因為電廠的興建致使埤水流失,如今變成稻田一片。
但是因發電廠需要排水而形成的”電火溪”,就是目前的安農溪,卻造就了三星、冬山、羅東等鄉鎮稻作的發展。每每看到有人在安農溪泛舟時,我跟我的小孩就會哼著一首簡單的兒歌,
“row,row,rowing the boat, we are rowing the boat, on the river, on the sea”
小孩總是興高采烈地看著溪上的小艇。
磧石重重到處勻,青山四避少居鄰
秋來積潦無邊闊,水色天光一鑑新
每次去買豆花時,看見店門口招牌寫的是「叭哩莎豆花」, 叭哩莎這幾個字吸引我的目光,卻老覺得怎麼這麼怪的名字?但不曾問過老闆娘這「叭哩莎」是什麼意思。直到現在想追尋森林鐵道軌跡,查了一些資料才明白「叭哩沙」是三星的舊有名稱。
三星鄉原是平埔族的「叭哩沙喃社」,古稱「叭哩沙」或「叭哩沙喃」。日治時期庄治遷三星山麓改稱三星,也因靠近太平山與大元山之間的三星山,所以命名為三星鄉。
羅東森林鐵道之“三星駅”早已不存在了,但幸好還留有一個站牌,人行道上也還遺留著一小段鐵軌,讓人還看得出這裡曾有火車行駛過的歷史痕跡。火車不見了,現在會停下來的是免費公車,公車站牌旁是木造的等車涼亭,走進一看,令我驚奇的是亭上鑲有多張森林鐵道舊時照片,我彷彿挖到寶似的,將一張張照片翻拍下來。
“三星駅”所在位置就是目前的三星公園,園裡有座供老人下棋、喝茶、聊天的老人館,而公園的對面則是一家漂亮的民宿。從公園往前走幾步路十字路口處,就是有名的青蔥文化館。館前經常停著外地來的遊覽車,讓遊客來購買三星的農特產品。這個文化館小卻有特色,裡面的裝飾藝術大多是由銀柳去做成的。
銀柳在三星種植的面積遠遠超過上將梨,大家都知道三星蔥,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全省95%以上的銀柳是產自三星。農民很自傲地說:全台只有三星最適合種銀柳,不管是外銷或內銷都是搶手貨。的確如此,但看家門前今年多出了好多畝銀柳田,就知道銀柳的熱銷程度了。
銀柳發音近似台語的銀兩,過年時買一束放大廳,不僅增添美感,還讓你銀兩滿大廳,財運旺旺。
遺留下來的站牌與一小段鐵軌
「再哭,再哭,再哭就把妳丟到埤裏」
40幾年前,媽去羅東生妹妹時,把我寄放在伯父家,而我是個超級愛哭的小孩,當時的我可能是哭到讓伯母抓狂,於是伯母講了這句「再哭,再哭,再哭就把妳丟到埤裏」嚇唬我的話。
伯母口中的埤,就是目前熱門旅遊景點--羅東竹林車站裏的貯木池。當年伯父在森林鐵道服務,所以伯父家就在車站旁的員工宿舍。當時的景象跟現在截然不同,模糊的記憶漂回40多年前,媽媽牽著我的手走在昏暗的巷道中,巷道的一邊是一間間燈光微弱的人家,一邊則是一根根檜木浮於水上的埤。而今伯父伯母早已仙逝,媽媽己是鎮日躺在床上的老人了,而我是經常帶著兒女到竹林車站遊玩的媽媽。
近百年前(西元1915年),太平山開始伐木,砍下來的木材最初藉由蘭陽溪放流至宜蘭、羅東等平地。1924年羅東森林鐵道開通,羅東地區因成為木材集散地而繁榮。
爸爸的老家就在鐵路清水湖站的附近。當年媽媽要生產時,就是坐著五分仔火車從清水湖站到竹林站,再走到醫院去。媽媽常述說著當時生活的不便,買米買菜必須搭車到天送埤或三星,背上背著妹妹,手裏拿著米,乖乖的姊姊幫忙拿著東西在旁邊跟著,只有黏人愛哭的我吵著要媽媽抱抱。
老家早已不見了,但幾次在長埤湖遇見姑姑帶著孫子玩,原來是哥哥和嫂嫂在老家附近打筍子,而那些竹子則是阿公生前所種的。清水湖的老家,我一點映像都沒有,只聽媽說姊姊小時候常拿著剪刀剪下家門前的橘子。而還是小孩時的我們則經常在溪裏玩得一身沙。
借來一本書,知道羅東森林鐵道有土場、樂水、牛鬥、清水湖、天送埤、三星、萬富、大洲、歪仔歪、竹林等站,民國59年加設羅東站與台鐵相連,民國67年終止營運。
這個消失的鐵道,曾是爸媽及伯父們的生活軌跡,突然,我想去看看這個已經不見了軌跡,改天我想一站一站去造訪,讓上一輩的生活跟現在的我做一個連結。
在12月的時後我無意間接下了一大片梨園。
家門前有一大片的梨園,每年看它開花、撐雨傘、套紙袋。我總是用觀賞者的心情享受梨園美景,只是沒想到今年我卻變成了它的管理者了。
之前聽人說梨園沒人承租,園主有意將梨樹剷除,我跟我老公都覺得太可惜了,梨樹從種植要到有果實可採收,至少也要7~8年,更何況這是20年的果樹了,砍掉,真的好可惜。就是這樣的一個”不捨”的念頭,開啟了我們一刻不得閒的梨園生活。
從除草開始、 疏枝 、請工人嫁接、 到開花、授粉, 看著快要荒蕪的梨園,撐起了一支一支的小雨傘,開出一片白色花海,再到一顆顆綠綠的小果實冒出頭,這兩三個月間的辛勞頓時煙消霧散。
從來都不知道三星上將梨園的工作是如此的繁複,幾乎是每天都在梨子樹下工作,辛苦的程度真的是不知向人如何道起,而最傷的是:今年一波波的寒流下雨,讓梨子開花授粉的情況不佳,聽說有的果園成數只有2成,我的果園情況雖沒那麼糟,但也有些受傷。照顧這些梨子,還有些像照顧小孩,經常得擔心受怕。只能祈禱老天爺幫幫忙,讓梨園的農事能順利,梨子能順利成長。